红色研学是重庆的标志性主题,核心覆盖红岩革命纪念馆、白公馆、渣滓洞、曾家岩 50 号等点位。针对小学生的 “小萝卜头” 主题营,通过情景剧演绎、烈士手稿临摹、红色故事分享会,以趣味形式传递革命精神,半日营价格 69 元 / 人。初高中学生则可参与 “红岩精神深度研学”,走进渣滓洞牢房旧址、解读《挺进报》印刷历史、完成 “红色足迹” 调研报告,搭配专业党史导师讲解,一日营费用 368 元 / 人(含资料包与纪念徽章)。长线产品 “三峡红色之旅” 还将串联白帝城、瞿塘峡等点位,探寻革命时期川江航运的红色记忆。
巴渝文化主题聚焦 “非遗 + 民俗” 双核心,让青少年感受市井中的文化底蕴。川剧体验项目设在渝中区非遗工坊,学习川剧变脸基础手法、绘制脸谱,观看喷火特技表演,体验价 180 元 / 人,含专业戏服拍摄。吊脚楼文化研学走进磁器口古镇、洪崖洞,了解 “依山就势” 的建筑智慧,亲手制作微型吊脚楼模型;古镇民俗体验还包括老茶馆盖碗茶冲泡、糖画制作、蜀绣小件 DIY,沉浸式感受老重庆的烟火气。此外,大足石刻研学通过石窟造像解读、拓片制作,感受佛教艺术与石刻工艺的完美融合,一日营费用 420 元 / 人(含景区交通与午餐)。
重庆的山水资源孕育了独特的自然研学产品。三峡大坝研学针对 10 岁以上青少年,学习 “泄洪发电” 原理、参观发电机组厂房、体验船舶过闸模拟操作,费用 580 元 / 人(含三峡大坝景区门票与讲解)。武隆喀斯特地貌研学则聚焦天生三桥、仙女山,探索喀斯特溶洞形成机制、观察高山草甸生态,搭配 “地质科考笔记” 实践任务,培养自然观察能力。市区内的长江索道研学,通过 “索道工程原理” 讲解、长江水文观测,理解山城交通与江河的共生关系,半日营价格 99 元 / 人。
科技工业研学紧扣重庆 “智造重镇” 定位,推出多元化体验。走进重庆大数据产业园,青少年可参与 “AI 编程入门”“数据可视化” 互动课程,了解大数据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,适配 8-16 岁,一日营费用 398 元 / 人。长安汽车工厂研学则开放生产线参观、汽车组装模拟体验,揭秘汽车制造的全流程;涪陵页岩气田科普基地则通过模型演示、实验互动,讲解清洁能源的开采与利用,适合初高中学生开展深度探究。
重庆饮食文化研学以 “火锅 + 小面” 为核心,打造趣味动手体验。“火锅小厨师” 项目设在渝中区老火锅工坊,学习火锅底料配比、菜品摆盘,了解牛油火锅的历史渊源,亲手煮制专属火锅,体验价 150 元 / 人(含食材与工具)。小面制作体验则聚焦 “一碗小面的江湖”,从揉面、调味到煮制,掌握小面 “麻辣鲜香” 的秘诀,搭配重庆调味品博物馆参观,读懂饮食背后的地域文化。此外,陈麻花制作、酸辣粉 DIY 等项目,以 80-120 元的亲民价格,成为亲子研学的热门选择。
依托重庆 “立体城市” 特质,推出 “山城寻宝” 实景剧本游。以解放碑、戴家巷悬崖步道为场景,设计融合历史、地理的谜题任务,青少年在破解线索的过程中,打卡网红地标、了解山城建筑特色;磁器口古镇的 “古镇探源” 剧本游,则将码头文化、民俗传说融入剧情,在互动中深化文化认知。
引入 VR 技术升级水利研学,在长江航运博物馆内,通过 VR 设备 “亲历” 川江航道变迁、体验三峡大坝建设过程,让抽象的水利知识变得直观可感;部分研学基地还推出 “长江生态 VR 调研”,虚拟探访长江支流生态,了解珍稀水生生物保护现状。
将非遗与数字技术结合,推出吊脚楼数字建模、川剧脸谱 AI 设计等体验。青少年可通过 3D 建模软件还原吊脚楼结构,或用 AI 工具设计创意脸谱,生成数字藏品,实现 “传统工艺 + 现代科技” 的跨界学习;大足石刻数字拓片体验,还能将亲手制作的拓片转化为电子文创,拓宽文化传播形式。
重庆研学游产品按年龄分层设计,兼顾趣味性与教育性:
春秋季(3-5 月、9-11 月)气温适宜(16-26℃),降雨较少,是研学黄金季。此时山间植被繁茂,长江水位稳定,既适合户外探索,又能避开夏季酷暑(35℃以上)与冬季湿冷;夏季建议选择室内场馆或武隆等避暑地,冬季可搭配温泉体验与室内研学项目。
餐饮方面,多数火锅店提供 “儿童微辣锅底”,小面店可调整辣度,推荐佩姐老火锅(解放碑店)、花市豌杂面等亲子友好店铺;住宿推荐解放碑、南坪商圈周边酒店,部分提供儿童洗漱包与加床服务;交通以轻轨为主(覆盖主要研学点位),远郊(武隆、三峡大坝)可选择高铁 + 当地包车,便捷又安全